转自作者: zhiyuan_sh
本人在数据恢复行业呆了有10余年了,使用过DFL,UDMA等各种数据恢复设备,那天听古总培训提到PCIE和USB3.0 的话题,平时也在群里面看到有人问这个,各种看法和各种争论。今天比较闲,在下也想说点心得体会,欢迎扔砖头(正好修房子用)
首先来讲,我个人是更喜欢USB设备的!!原因很简单,携带方便!!有东西没做完,直接拔了电源放衣服口袋就可以带回家,你不知道这样可以少挨多少我媳妇的埋怨; 还有有时候有些企业的客户是不是希望把他们的硬盘带走的,都要求上门服务,这个时候USB设备的优势就体现出来。(要都这样就不会有希哥的艳照门了)
发两张图,大家也可以感受下用不同的设备的工作状态,个人已经有点受不了PCIE的凌乱了
刚说了USB设备优势,下面聊聊经常被提及的USB设备的“弱点”-稳定性。下面这个技术解释是google搜到的(之所用google,主要还是某度太无耻了。当然,翻墙了才能google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PCI-EXPRESS是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,它原来的名称为“3GIO”,是由英特尔提出的,很明显英特尔的意思是它代表着下一代I/O接口标准。PCIe由PCI-SIG(PCI特殊兴趣组织)认证发布后才改名为“PCI-Express”,简称“PCI-E”。这个新标准将全面取代现行的PCI和AGPP,最终实现总线标准的统一。
PCIE是PC系统总线,是CPU与芯片组之间的通信管道。毫无疑问,USB3.0也是接入了PCIE总线。也就是说,USB根集线器就是个PCIE to USB的转接芯片。从这个角度上来讲,USB就是在PCIE基础上套上了另外一层协议和接口,为的就是实现便于接驳外设的通用串行总线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上面这段话,翻译下就是说理论上讲PCIE接口和USB3.0效果是相同的。 当然很多事儿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确实蛮难得。 目前市面上USB3.0 的数据设备并不多,DFL算是其中做的比较好的一个。他们一直坚持走USB路线,并在近三年推出了几款USB的产品,从之前的2.0到 3.0 接口,最开始的WDⅡ设备上实现了WD硬盘校准监控,随后又推出了DE和DDP两款产品。在使用过程中个人感觉DE和DDP的坏道处理、文件提取均表现出极为优秀的水准,完成了很多看似不可能的数据恢复任务,尤其DDP高达230MBps的传输速度。至于很多人提及的稳定性问题,本人真的没遇到过!!目前支持多盘的SRP已经出来了,刚刚换购,使用半个多月,一如既往的好!还是原生的SATA&IDE接口!就说到这儿,有时间大家多交流。立等!可约!!